
影响很大!感觉失调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
发布时间:2022-12-27
大多数家长对感统一词并不陌生,但是大多数家长并不了解感统,甚至对感统有一种误解,认为做感统训练的孩子是天资不够好,有缺陷,才需要通过感统训练去弥补。
可是,您知道吗?很多成年人也有感统失调的问题,因为感统失调而导致的问题伴随终生,还时常被旁人论断为品行出了问题。
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感觉统合失调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。
感觉统合是指人体感觉器官(眼睛、耳朵、鼻、舌、皮肤、前庭网膜等)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信息(视觉、听觉、味觉、嗅觉、触觉、前庭觉和本体觉等),输入大脑,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统合、分析,进而有所领悟、学习、或再命令运动系统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过程。
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通常比较隐蔽,通过大量的观察,专家发现感统失调在不同的时期的表现各异,我们通过以下的描述可以给各位家长一个参考。
学龄前
1.喜欢吮吸手指、咬指甲、咬被角;
2.转很久不会头晕或一转就晕;
3.平衡感差、走路东倒西歪、常碰撞;
4.一句话要听多遍才理解;
5.语言发育迟缓、发音咬字不清;
6.胆小、怕生、爱哭、内向;
7.讨厌洗头洗脸、怕摸湿黏物品;
8.常踮脚尖走路、怕被举高。
学龄期
1.左右不分、易写错别字;
2.手脚笨拙、坐姿不端正;
3.阅读抄写跳字漏行;
4.易受干扰而注意力不集中;
5.粗心大意、丢三落四;
6.空间理解能力弱、计算易出错;
7.听觉反应慢、词汇记忆差。
青少年期
1.孤僻、叛逆、逃课、有暴力行为;
2.容易骄傲自大、容易过度放纵自己;
3.交友困难、容易冲动、动作夸大;
4.对学习不感兴趣、缺乏耐心;
5.喜欢寻求刺激、常熬夜、易沉溺网络、染上烟酒。
成年期
1.职场中适应困难、不合群、疑心重;
2.自信心不足、因压力做出极端反应;
3.逃避责任、容易负气放弃;
4.心有余而力不足、做事易出错;
5.脾气急躁、生气易动粗、不知变通;
6.爱管闲事、因固执听不进他人意见。
这些现象都都可能是感统失调的表现,想要确认是否感统失调,需要一份感统失调的评定表进行测查,以便更准确地了解孩子的感统情况。
感统失调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动修复,很多成人终身都有感统失调的问题,这也给他们的生活学习带来诸多困扰。
0-3岁是感统失调的预防阶段,3-6岁是感统失调的治疗阶段,6-12岁,是感统失调的矫正阶段,越早干预,效果越好。